《长安的荔枝》读后感
我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停顿,而且还时刻悬着一颗心,为主人公能否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提心吊胆。全文叙事节奏紧凑,读者特别容易被主人公的遭遇和心境而感染。
主人公的名字叫李善德,是一个小人物,唐朝一个从九品小吏,被人忽悠着接了一项为皇上从岭南运鲜荔枝到五千里外长安的任务。在当时没有冷链运输的唐朝,这几乎是不能完成的,因为荔枝“一日色变,二日味变,三日香变”。他绝望过,也动过歪心思,想过先和妻子离婚,再利用职务之便捞几个月油水,为妻儿今后的日子拼一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李善德最终选择了“人间正道是沧桑”,他决定亲自跑一趟岭南,详细研究运输方式、运输路线、保鲜方法等。“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我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李善德留下了一句颇有哲理的话语。
李善德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不过要想顺利走好这段路,还需要付出诸多努力。完成这项任务不仅要测算好时机,规划好路线,研究保鲜之法,还需要各个环节的官员配合,可想而知这个过程有多艰难。他要在一次次的试验中,摸索出最快通往长安的路径,同时还要研究出让荔枝尽可能长期保鲜的方法。他不惧失败,不怕被嘲笑,他要无限靠近通往成功的道路,毕竟事关身家性命。
经历无数次失败之后,他终于想到了可行的办法:将荔枝转运成功的功劳分给当朝权臣杨国忠,以换取高层的支持和调度,却也因背叛承诺而失去了很多朋友。三十棵树的荔枝,经过11天的急速运输,耗费无数人力物力,精舟良驹,最终也只有一筐完好运到。如此花费,竟还要变成常态?且运荔枝的费用被摊在了沿路的百姓身上,老百姓全都怨声载道。李善德因怜悯而悲愤,与杨国忠据理力争却被开罪,导致一家人被流放岭南。不过幸运的是,他却也因此躲过了安史之乱,全家性命得以保全。真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李善德是一个小人物,却懂得在夹缝中生存。经过激发自己的潜能,调动平生所学,努力为自己和家人博得了一线生机,同时也对得起所负职责和天地良心。我们大多数人也是小人物,虽然整日在命运的圈圈里忙忙碌碌,手里做着“任谁都能做”的工作,但不耽误我们心中怀着壮志雄心。只要有一丝希望,凭着“路虽远,行则将至”的信念,在一次次挫败中,向理想一点点靠近,努力成为夜空中的一颗小星星。即使在广袤无垠的星空中,没那么闪亮,甚至很渺小,但我们也曾为了目标而奋力拼搏过,至少不会遗憾。
大千世界里,万千尘埃中,小人物的故事总是会被英雄人物的光环所遮盖,不会永久流传。然而,正是由无数小人物汇聚成芸芸众生,不断地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
党群工作部 张剑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