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廉”文化 营造“洁”风尚
首页 /党群天地 / 详情 浏览量:530

传承“廉”文化 营造“洁”风尚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作出重要部署,对持之以恒净化政治生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

一、廉洁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廉洁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尧舜时代的传说开始,就有对廉洁政治的追求。在《周礼》中,提出了“六廉”的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强调官员应具备廉洁善行、廉洁能干、廉洁恭敬、廉洁正直、廉洁守法和廉洁明辨等品质这些思想为后世的廉洁文化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任贤思想及勤政思想,都在古代政治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可谓是廉政思想的基石。秦汉以后,廉政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历代都有清官廉吏的典范,如晏婴、羊续、包拯、海瑞等,他们的事迹和廉洁精神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唐宋时期,廉政文化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更为系统的廉政制度和监察机构,武则天编《臣轨》专辟“廉洁”一章,论述廉洁的重要性。明清两代,廉政制度更加完善,如设立都察院,加强对官员的监督。

二、家风家训是廉洁文化的重要内容

自古中国人就重视家庭建设,重视良好家风的培养与传承。在古代众多家训中,修身自律、以俭养廉一直广为传颂,至今仍值得学习和借鉴。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范仲淹以清廉为官著称,在他的教育下,次子范纯仁通过切身体会提出“惟俭可以助廉”。晋朝陶侃在任渔场小吏时,将公家一坛干鱼送给母亲,母亲批评儿子公私不分:“以官物遗吾,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宋朝时吕本中认为,修身立志是未来做一名清廉官员的基础。他在《官箴》中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清朝康熙皇帝在《庭训格言》中教谕子孙应当“清心寡欲”,认为这是保持基业长青的关键。通过加强个人修养,慎独慎微,克己自律,这是古代大多数人的共识,也是古代家训所强调的重要方面,传承至今。

三、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历史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反腐败作为党的原则立场和重要任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发布了反腐文件,如1926年的《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整风和整党运动,如1951年底至1952年的“三反”“五反”运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了廉政建设的新思路,即“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将“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五大建设”之一,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反腐倡廉建设要经常化、法制化、制度化。

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进入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它不仅是对古代廉洁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社会治理的深刻反思和积极实践。新时代的廉洁文化强调党员干部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教育引导和纪法约束相结合,制度建设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正面典型引领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以及红色文化赓续和优良家风家教、廉洁故事广泛传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夯实思想根基,厚植文化基础,培育道德操守,强化廉洁教育,弘扬崇廉风尚。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以廉为镜,正衣冠、端品行,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二要加强党性教育。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廉洁要求贯穿于日常工作中,把家风建设融入在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共产党员崇高的理想追求

三要厚植廉洁文化。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廉洁元素,用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克己奉公、清廉自律的精神境界。

四要传播廉洁文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主动传播廉洁文化正能量,积极主动参加各类廉洁文化主题活动,让廉洁文化入脑入心。

    廉洁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支撑。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以廉洁之风吹响奋斗拼搏的号角,以新担当新作为擘画新时代的辉煌



                                                             党群工作部 张剑乔

地址: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鞍千路298号

版权所有: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ICP备19001969号-1

邮政编码:114038

电话传真:0412-2216782

扫码关注